在看完長安的荔枝後,搜索了一下馬伯庸的書,發現他對明史有一點研究,出了兩本明代相關的書,其中一本就是《帝國最後的榮耀》,專門分析萬曆朝鮮之役。
萬曆朝鮮之役作為萬曆三大征之一,我對這場戰役的認識很少,從一些歷史課本中,知道這是拖垮明朝財政的源頭之一,但我從不知道為什麼。另外,因為我自己接觸日本戰國史更多,所以習慣以日本史的角度看待,這剛好是一個從不同角度了解的機會,只要要特別注意,本書原本的預設市場就是中國,所以許多事情都是站在明朝立場說話,有些我認同,有些我不認同,下面會說明。
嚴謹的考證但立場依舊偏頗
整個文祿慶長之役(還是習慣日方講法)長達七年,但中間有發生戰爭的年份只有一半,多數時間都是在談判或講和。本書有嚴謹的考證,三國的史料都有採用,也還原每一場重要戰役的樣貌,對兵力部署、勝敗過程,影響程度等等,都做了分析,只是都站在明朝立場說話,當成一種看法是沒問題的,但看多了會覺得膩。
另外針對整場戰爭中最大亮點——李舜臣,作者總共用了四篇的篇幅,講解他在海戰中的細節。這部分算是戰史中比較沒有疑惑的,因為多數都是勝仗。
寫法上因為作者受過網路時代的薰陶,同時也發表過網路作品,所以文字上是很平易近人的,這個是很大的優點。
明、日、朝的立場造就戰爭細節的模糊
這場戰役由日本發動,在朝鮮半島作戰,明軍則是救援的一方,三方有著不同的立場。日本是侵略者,原先以佔領土地為主,後面兵力不濟時,改採守勢並以劫掠為主;朝鮮則是為了要光復,雖然自己有兵力但沒什麼用處,主要是輔助角色;明朝軍隊美其名是救援藩屬國,實則是為了不讓戰火燒進遼東,所以順風認真打,逆風就划水。
這本書站在這些立場上做分析,講解為什麼細節這麼模糊,像是日本,記載散落在各大名的家書中,這中間當然有對自家祖先的大力吹捧,但人數稍微湊一下就會發現不合理。朝鮮要負責軍糧甚至嚮導,但明軍介入時其實局勢已經糜爛,所以軍糧的籌集困難,這一定程度上影響明軍的投入,但朝鮮會對這方面的問題草草帶過,並把戰役的過錯歸咎於將領本身。明軍的記載則是最為省略,因為是境外的戰爭,對國內局勢影響不大,加上寫史的文官多數反對,於是變成最模糊的一方,反而要大量參考其他國家的文件才行。
小人物對戰局的影響
其實相對於大人物們的決策,我更喜歡小人物在歷史中的作用,這本書就介紹了不少。例如一開始的切入點——許儀後,作為被倭寇虜掠到日本的一般人,如何利用自身影響力蒐集日本出兵訊息,並在重重困難下把資料傳回大明,這就很精彩。
後面還介紹更神奇的錦衣衛史世用與島津家參謀郭國安的故事,兩人如何在日本合作,最後還在朝鮮戰場相遇,讓郭國安擔任間諜,放水讓明軍進攻。當然還有史上最有名的騙子之一——沈惟敬,如何在中日兩國的和談中周旋,耍得兩邊團團轉之外,又把戰爭再延續了好幾年。這些人物的故事會增加歷史的血肉,不至於只是冷冰冰的數字或過程。
中國古代文人說話多以動機和道德為本
作者在結尾時說得很好,「中國古代文人論證,少有以資料說話的,多以動機跟道德為本」,因此像我一開始的疑惑,到底是不是三大征拖垮了明朝財政?作者就把明朝的財政列出來,萬曆前期在張居正的督導下,其實財政狀況很好,朝鮮戰役的花費絕對不會傷筋動骨,但我們讀到的歷史都是對戰爭抱持負面看法,因為寫史的文人不喜歡這場戰爭。
其實自己讀歷史這麼多年,許多時候都是在逐步推翻一些看法,例如對乾隆本人,正面來看是古中國最後的輝煌,但負面來看,那是中國人均最窮的時候,人口到達四億人,但財富並沒有增加多少。這些改變都會讓自己更接近客觀的去看某段歷史,也是蠻好的。